病例1
品种:短毛猫
年龄:1岁
性别:雄
是否绝育:是
诊断:蛇咬伤

01 主诉及病史

右前肢局部肿胀和呼吸频率加快。这只猫生活在农村,猫主人无法确认何时出现了临床症状。

02 检查

体格检查发现,猫的右前肢有皮肤红斑和牙咬痕迹(下图)。

猫的精神状态正常,生命体征除呼吸急促外均正常。血液检查显示血小板轻度减少(234 × 109 个/L;参考区间:300-500),肌酸激酶升高(1494 U/L;参考区间:87-309),高磷血症(7.5 mg/dL;参考区间:2.6-6.0)和轻度高钾血症(4.9 mEq/L;参考区间:3.3-4.5),D二聚体水平升高(0.5 μl/mL;参考区间:0-0.3),外周血涂片显示有棘细胞增多症。

03 治疗

在确认牙咬痕迹后,通过静脉注射一小瓶抗蛇毒血清来治疗蛇咬伤症状。此外,该猫还接受了输液治疗等辅助治疗。

04 预后

抗蛇毒血清治疗24小时后,患者呼吸急促、局部肿胀和皮肤红斑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。该病例未观察到抗蛇毒血清的不良反应。患者病情继续好转,并在就诊90小时后出院。

病例2
品种:短毛猫
年龄:2个月
性别:雄
是否绝育:否
诊断:蛇咬伤

05 主诉及病史

被Gloydius brevicaudus咬伤3天后右前肢跛行。患者是一只生活在农村户外的幼猫。

06 检查

体格检查显示,小猫右前肢有牙咬痕迹,并伴有局部肿胀、出血性分泌物和皮肤红斑(下图)。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(30.3 × 109 个/L;参考区间:5.5-19.5)。

07 治疗

对小猫采取保守治疗,进行冲洗、纱布包扎和15 mg/kg阿莫西林/克拉维酸,每天两次。建议佩戴伊丽莎白项圈24小时,以防止猫舔舐咬伤部位。

08 预后

连续7天的支持性治疗后,小猫咬伤部位不再出现局部肿胀或出血性分泌物。在7个月的随访期间,小猫没有出现并发症。

病例3
品种:短毛猫
年龄:3个月
性别:雌
是否绝育:否
诊断:蛇咬伤

09 主诉及病史

被Gloydius intermedius咬伤。这是一只户外饲养幼猫,猫主人观察到蛇咬伤了患者的右侧腋下。被蛇咬伤后,患者立即在当地另一家动物医院进行了伤口包扎,并在就诊前5天确认了牙咬印记。

10 检查

经初步检查,患者神志清醒,反应灵敏。右侧腋窝部位有出血性分泌物、皮肤红斑和溃疡,但由于皮损严重,没有观察到咬痕(下图)。

11 治疗

猫主人拒绝接受进一步的检查。医生为其开具了支持性治疗处方,包括伤口敷料和每天两次15 mg/kg阿莫西林/克拉维酸。

12 预后

被蛇咬伤两个月后,除了轻度贫血和猫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升高外,其他结果均在参考范围内。主人定期包扎伤口,但皮肤并未好转,组织病理学显示皮肤坏死并伴有矿物质和中性粒细胞炎症(下图)。皮肤坏死是蛇咬伤的并发症,并且在1年后随访时仍存在。

13 讨论

在人类和兽医学中,蛇咬伤被认为是一种可能致命的紧急医疗事故。在韩国,每年约有3000人被毒蛇咬伤,5人死于蛇毒[1]。韩国有关兽医学中蛇咬伤发病率的公开信息很少。不过,韩国的两项研究显示,毒蛇咬伤狗的死亡率分别为1.7%和7%[2,3]。韩国毒蛇主要有四种:乌苏里蝮(Gloydius ussuriensis)、短尾蝮(Gloydius brevicaudus)、中介蝮(Gloydius intermedius)和虎斑颈槽蛇(Rhabdophis tigrinus)[1-3]。蛇毒中的毒素可引起凝血毒性、肌毒性和神经毒性,并伴有各种临床症状,包括凝血障碍、肌肉疼痛和神志改变[4]。

猫科动物被蛇咬伤的病例极少见,这是因为猫生性谨慎,被蛇咬伤的频率低于包括狗在内的其他动物[5]。此外,猫被蛇咬伤后会躲藏起来,因此主人很难找到被蛇咬伤的猫[5]。在本病例中,作者报告了韩国极为罕见的猫被蛇咬伤的病例。

蛇毒中的毒素具有多种毒性作用,包括凝血毒性、肌毒性和神经毒性,可导致局部和全身临床症状[2,4]。人被蛇咬伤后会出现的局部临床症状包括局部肿胀、疼痛、发红和坏死,全身临床症状包括便血、肠胃出血、呕吐和肌无力[10]。据报道,韩国的狗被蛇咬伤后会出现局部水肿、红斑、出血性分泌物、坏死、低血压和呼吸困难[2,3]。在本病例报告中,所有猫都出现局部肿胀和皮肤红斑,一只猫出现呼吸急促,两只猫出现出血性分泌物,与报告的犬蛇咬伤临床症状一致。病例1中的猫出现血小板减少,并伴有棘细胞增多。

凝血功能障碍是韩国本土的亚洲蝮属(Gloydius)和颈槽蛇属(Rhabdophis)引起的一种重要临床症状。在本病例中,没有猫出现临床恶化,包括大出血,也没有猫因凝血病而接受输血。

对两只猫进行了D-二聚体检测,其中一只猫出现血小板减少,表现为D-二聚体浓度升高。相比之下,另一只血小板计数正常的猫的D-二聚体浓度则在参考值范围内。由于猫主人拒绝或受经济条件限制,没有进行凝血检测。

在本病例中,有一个病例在被蛇咬伤后肌酸激酶水平大幅升高。这表明肌肉损伤可能是蛇咬伤后的临床病理特征之一[2]。伤口坏死通常与蛇咬伤有关。一只仅接受抗生素和伤口包扎治疗的猫出现了慢性并发症,表现为皮肤坏死。人类毒蛇咬伤治疗指南建议对坏死组织进行手术清创[11]。指南还建议尽可能多地切除坏死组织,直到发现健康组织[11]。然而,在我们的病例中,由于蛇主人的拒绝,并没有进行手术清创。

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的唯一有效方法。不同产品和国家的抗蛇毒血清质量参差不齐,导致临床医生在使用前犹豫不决。韩国的一项研究报告称,4.1%的人类患者在使用抗蛇毒血清后出现了恶心、全身乏力、低血压和头晕等不良反应[9]。在本病例中,一只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的猫没有出现不良反应,其临床症状在用药24小时后消失。

临床医生对蛇类中毒后全身使用抗生素存在争议。国际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指南建议使用阿莫西林/克拉维酸来预防动物咬伤引起的二次感染[12]。然而,一些学者建议只有出现严重局部症状(包括坏死)时才使用抗生素治疗[13]。此外,一项研究建议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蛇咬伤伤口,因为60%的蛇咬伤感染对阿莫西林/克拉维酸有抗药性,66%的感染对第二代头孢菌素有抗药性[13]。

参考文献


[1] Shin Y, Jang Y, Borzée A.Snakebite envenoming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from the 1970s to the 2020s: a review. Toxicon 2021; 196: 8–18.
[2] Lee JM, Song JH, Song KH.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snake envenomation in dogs in South Korea (2004–2021). Toxins (Basel) 2022; 14: 565.
[3] Kim D, Kim S, Kim JK, et al.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of snake bites in 70 dogs in Korea. J Vet Sci 2022; 23: e81.
[4] Park EJ, Choi S, Kim HH, et al. Nove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patients with venom-induced consumptive coagulopathy from a pit viper bite. Toxins (Basel) 2020; 12: 295.
[5] Lenchner I, Aroch I, Segev G, et al. 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Vipera palaestinae envenomation in 18 Cats: (2006-2011). J Vet Emerg Crit Care 2014; 24: 437–443.
[6] Michael EP, Michelle AK.Small animal pediatrics. 1st ed. Saint Louis, MO: Elsevier Saunders, 2011, pp 305–327.
[7] Yankin I, Schaer M, Johnson M, et al. Persistent pit viper envenomation in a cat. JFMS Open Rep 2017; 3: 2.
[8] Hoose JA, Carr A.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findings and outcome of cats with suspected rattlesnake envenomati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: 18 cases (2007-2010). J Vet Emerg Crit Care 2013; 23: 314–320.
[9] Shim JS, Kang H, Cho Y, et al.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antivenom in Korea. Toxins (Basel) 2020; 12: 507.
[10] Lim H, Kang HG, Kim KH.Antivenom for snake bite in Korea. J Korean Med Assoc 2013; 56: 1091–1103.
[11] Rha JH, Kwon SM, Oh JR, et al. Snakebite in Korea: a guideline to primary surgical management. Yonsei Med J 2015; 56: 1443–1448.
[12] Stevens DL, Bisno AL, Chambers HF, et al.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: 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. Clin Infect Dis 2014; 59: 147–159.
[13] Resiere D, Gutiérrez JM, Névière R, et al. Antibiotic therapy for snakebite envenoming. J Venom Anim Toxins Incl Trop Dis 2020; 26: e20190098.
[14] Gilliam LL, Brunker J.North American snake envenomation in the dog and cat. 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 2011; 41: 1239–1259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